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8:35 点击次数:148
深夜,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急诊楼灯火通明。急诊科放射科技师闫润楠在检查室,时刻待命。
6日0时许,急救车送来了一名30岁的男性患者。患者骑自行车外出,在路口发生了车祸,经急诊医生初步检查右侧髋骨骨折较为严重,急需手术。患者是个高个儿。护士从平车转移他到CT检查床上时有些吃力,闫润楠赶紧上手帮忙。她托着患者的头部,避免碰到平床的金属床挡,还不忘嘱咐陪诊的家属轻托患者脚踝,尽量不要触碰患者的受伤部位,避免造成二次伤害。
“我们护着您呢,您使个劲儿就挪过去了。”在她的鼓励和指导下,受伤的患者顺利完成挪床。因为受伤,患者无法伸直下肢,闫润楠就仔细调整他的体位,既保证CT扫描的质量,又避免CT机球管孔壁触碰到伤部。
做检查的时候,患者还存在开放伤,包扎着伤口的绷带仍在渗血。大约10分钟内,闫润楠就麻利地完成检查,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。事后她说:“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都是‘数着秒’完成扫描。”
4个显示屏上数据跳动,叫号系统实时更新信息……闫润楠默默地为患者提供检查服务。
6时,电话铃声响起。“肠道门诊一名患者情况紧急,疼得直不起腰了,需要马上做检查。”医院的肠道门诊设置在独立区域,该门诊患者如果有影像检查的需求,放射科工作人员要“上门服务”。闫润楠赶忙将手头的任务交代给了值班同事,三步并两步,从医院西楼一路小跑赶到位于东楼外的肠道门诊,分秒必争地给患者开展检查。25分钟后,她又回到了值守的急诊CT室。
封闭的检查室里看不到日出日落。同样穿着白大褂,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几乎不用问诊,他们更习惯默默耕耘在仪器背后,用清晰的影像,为精准诊疗打下基础,守护患者的平安与健康。
下一篇:没有了